扫除“灰尘”留有“光芒”——河外金融学院“清扫”集结号打响
卫生是学校的精气神,气质是学校的精气神,智慧的闪光是学校的精气神,创新创造是学校不断持续性发展的动力源泉。
夏季正在稍稍来临,为了更好地度过这个盛夏同时为了配合防疫工作顺利开展。4月11日下午五点,我校金融学院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全面大清扫,涉及教学楼和宿舍。
在清扫过程中,同学们积极行动,为了班级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溪流虽小,汇聚能成海。力量虽小,合力可搬山。”同学们不怕灰尘漫天,也不怕炎炎酷暑,都干得非常卖力。几个同学一起将班级的电扇、窗子等擦得干干净净。我看到了同学们相互配合,只有团结才能创造出精彩。
大扫除旨在培养同学们的能力,每天打扫卫生,也是实现了一次思维转换,从而实现状态的转换,即把被动型状态—环境来塑造我,转换为主动型状态——我来塑造环境,从而在这个更好的环境下实现创新和突破。打扫卫生虽是一件小事,但如能日日不断,我相信有一天会产生当初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同样打扫卫生培养同学们的领导能力、劳动能力,以及活跃的思维。比如,你需要想怎么样打扫更省力更干净。你也要思考如何带动大家,如何分配工作。这也就锻炼了你的思维和领导力。
下午五点半,王旭院长和几位辅导员老师查看同学们的劳动成果,王旭院长对同学们的劳动成果提出表扬,这次大扫除明显看出学生们都很用心,同时他也提出了改进的地方,有些细节上的问题需要注意,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1.电扇盒、开关盒上的涂料粉刷痕迹未清除。2.暖气片下灰尘、垃圾未清理。3.个别班级红外线耳机柜未擦。4.黑板槽、讲桌未彻底清洁。5.班级门框、窗框未清洁。6.前后门的顶窗、小窗擦完以后有水印。7.班级对应公共区域墙砖打扫不彻底,尤其是第一排墙砖。8.所有班级将公共墙砖擦好后,将消杀记录表贴到门口左上角第一块墙砖处。针对以上问题,各班及时进行了整改。
4月12日上午8点半,王旭院长和几位辅导员老师针对昨天反映出来的细节问题到教室和宿舍进行了查看,各班都达到要求。
《悯农》中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观刈麦》中的“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都表现出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有劳动才能改变未来,改变世界。我们如今美好的社会主义就是通过不断劳动建立的。我们也应该传承传统美德。为今后的国家、社会做贡献。
当我直起酸痛的腰板,审视着自己的劳动成果,窗明几净,不乏有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在窗前看窗外的美景,不再“雾里看花”。我相信同学们都会觉得很值得的。今后让我们共同努力打造明亮班级,整洁宿舍,美丽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