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家乡实践,用行动美化家乡的每一处景色
同学们,上一期我们了解了部分同学们假期的返家乡社会实践故事,他们用热情与汗水诠释责任担当,在实践中书写青春故事,为家乡发展注入青春活力。这一期我们继续听听同学们的实践故事,感受炽热的家乡情怀。
葛天祎
我是24审本一班的葛天祎,寒假期间我在正定南城门景区参与了志愿服务。在这次实践中,我主要负责引导游客、解答疑问。
起初,面对游客的询问,我还有些紧张,回答也不够流畅。但随着经验的积累,我逐渐变得自信从容。遇到独自旅行的老人,我会主动帮忙拍照;为游客指引路线时,我也尽量描述得清晰细致。
有一次,一位小朋友和家人走散了,哭得很伤心。我赶忙安抚他,陪他在原地等待,并联系景区工作人员广播寻人。看到小朋友和家人团聚的那一刻,我心里满是成就感。
这次实践,不仅提升了我的沟通能力,更让我体会到帮助他人带来的快乐。它让我明白,点滴付出能给他人带来便利,也让我对家乡有了更深的归属感。
周子硕
我是24互金班的周子硕,利用寒假时间我参加了返家乡实践活动,收获颇丰。
在图书馆,我负责整理书架,将读者归还的书籍按照编号归位。起初,面对庞大的书架和繁多的书籍,我感到无从下手,但在工作人员耐心指导下,逐渐熟悉了流程。每天穿梭在书架间,不仅锻炼了我的耐心和细心,还让我对图书馆的馆藏分布有了更深入了解。
在服务读者的过程中,我帮助小朋友们寻找儿童读物,协助老年人使用电子借阅设备。看到他们满意的笑容,我内心充满成就感。
这次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图书馆在知识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也提升了我的沟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它让我明白,每一份看似平凡的工作,都在为社会的文化建设贡献力量。未来,我会更加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
王冰
参与家乡组织的社会实践捡垃圾活动,我感慨万千。戴上手套,真正开始捡起垃圾时,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
在村庄的路上,我发现了许多被随意丢弃的塑料袋、饮料瓶,它们与周围的美景格格不入。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垃圾,实则对环境危害巨大。我们沿着街道、广场认真清理,每捡到一处垃圾,都像是在为城市的整洁努力一分。过程中,我们也遭遇了不少冷眼与不理解,有人认为我们多此一举,有人依旧我行我素地乱扔垃圾。但我们没有放弃,用实际行动证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这次活动,不仅让我体会到环保工作者的艰辛,更让我意识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随手丢弃的垃圾,需要他们长时间弯腰清理。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环保不仅仅是口号,更是实际行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从自身做起,不随地扔垃圾,做好垃圾分类。只有每个人都树立环保意识,我们的城市才会更加美丽。
未来,我会积极参与更多环保活动,向身边人宣传环保知识,让更多人加入保护环境的行列。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我们的家园一定会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周颢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次寒假,我在家乡张家口康保县的集市上参与卖对联的社会实践,原以为只是简单的买卖,却没想到这段经历满是挑战与收获,让我对生活和家乡有了全新认知。
起初,我满心自信,觉得卖对联不过是把货品递到顾客手中,再收钱找零。可真正站在摊位前,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紧张感瞬间袭来。我鼓起勇气向路过的人介绍,声音却小得自己都快听不见。好在有家人在旁鼓励,我逐渐放开手脚,开始主动向顾客推荐,介绍对联的寓意和特色。
在售卖过程中,我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有位大爷,在摊位前驻足许久,仔细端详每一副对联,询问价格时,眼中满是对新春的期待。我耐心地为他讲解,最终他选到满意的对联,脸上露出朴实的笑容,还夸我服务周到。那一刻,我心里满是成就感。这些经历,让我学会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处理突发状况。
这次实践也让我感受到家乡浓浓的年味。集市上,人们穿着新衣,脸上洋溢着幸福,精心挑选对联、福字。摊位前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家讨论着新年的计划,欢声笑语不断。这热闹的场景,是家乡独有的烟火气,让我对家乡的热爱又多了几分。
通过这次卖对联的实践,我收获的不仅仅是销售经验,更有对家乡的深入了解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它让我明白,生活中的每一次尝试都充满意义,每一份努力都能带来成长。未来,我会带着这份收获,更加积极地参与家乡事务,为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是24会专3班的刘如意,在寒假期间,我参加了邯山区美的城居委会组织的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入户宣传活动。这段经历为我带来了诸多感悟。
起初,面对居民们的不理解,我感到有些沮丧。但我没有放弃,一遍又一遍耐心解释燃放烟花爆竹对环境的危害,以及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慢慢地,居民们的态度有了转变。那一刻,我心里特别温暖,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这次宣传活动,不仅让我锻炼了沟通能力,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为家乡做贡献的意义。虽然过程不容易,但看到越来越多的居民支持禁燃政策,我由衷地感到自豪。我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我们一定能守护好家乡的蓝天白云,让家乡的明天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