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栏目频道
关注校园实训室安全,筑牢防火“安全墙”!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4-27 21:08:40
访问量:8

实验室作为科研教学的主战场,潜藏着电气故障、化学品泄漏等多重火灾风险。427日上午,河北外国语学院国际金融学院李冬冬老师在8号实训楼开展防火安全专题培训,结合真实数据与案例,为师生敲响安全警钟——近五年高校实验室火灾中,电气故障、化学品泄漏、操作不当为三大元凶。本次培训聚焦风险防控与应急技能,旨在从源头遏制火灾隐患。

实验室火灾风险全景扫描

李老师深入剖析三类核心风险,揭开火灾隐形导火索:  

 电气隐患:暗藏危机的定时炸弹

线路老化与过载:私拉插排、设备扎堆用电易引发短路(如某实验室因烘箱空烧起火);  

 操作陋习:疏忽酿成大祸

易燃物堆积:纸张、试剂瓶、溶剂抹布未及时清理,形成火势蔓延链;  

明火管理失控:吸烟、违规使用非实验电器(如电热水壶)直接触发火灾。  

环境风险:逃生通道的致命堵塞

通风系统故障导致可燃气体聚集,消防设施被遮挡或失效,让危险雪上加霜。  

组合拳:预防为主,精准施策

 如何构建实验室防火安全网?李老师给出三大防控策略:  

电气设备全周期管理

线路体检:每年至少1次绝缘层检查,禁止私改电路,大功率设备单独供电;  

设备归位:高温设备放置非燃台面,周边30厘米内无易燃物,下班前断电清零。  

明火与环境双管控

零容忍原则:实验室全域禁烟,禁止非实验用电器,加热设备需专人值守;  

通道畅通工程:消防通道、安全出口严禁堆放任何物品,每月检查灭火器压力值。  

应急能力实战化

灭火器精准匹配:  

   固体火灾(纸张)干粉/水基型灭火器;  

   液体火灾(汽油)干粉/灭火毯(禁用水);  

   电气火灾 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禁用水基)。  

逃生黄金法则:  

  捂口鼻、低姿态、走楼梯,牢记上风处2-3灭火站位,火势失控立即撤离并报警(口诀:一提二拔三握管,四压扫射灭根源)。  

 应急处置:黄金5分钟生存指南

面对突发火情,李老师强调分秒必争的科学处置流程:  

1.初期扑救:断电后选对灭火器,对准火源根部扫射,火势扩大立即放弃;  

2.紧急疏散:拨打119/校内保卫处电话,说明位置+燃烧物+人员情况,沿疏散标志低姿逃生,禁止乘坐电梯;  

3. 伤员急救:烧伤者移至通风处,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严重者立即送医。  

安全责任:人人都是防火墙

培训明确三大管理机制:  

责任到人:实验室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每日检查电源、火源、可燃物;  

全员练兵:每学期至少1次防火演练,确保会用、会逃、会报警;  

隐患闭环:建立防火隐患台账,鼓励师生举报违规行为,实现发现-整改-验收全流程管理。  

院长提醒

防火不是选修课,而是必修课国际金融学院负责人强调,师生需将防为上理念融入日常——从关闭一个未断电的设备、清理一处易燃杂物做起,用细节构筑安全防线。  


<返回上一页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好友 分享到QQ空间 复制链接